采購是企業日常經營中最常見的合同類型。合同本身并不復雜,但在實踐中往往會引發糾紛。所以邊肖特意總結了采購合同中經常會遇到的七個財稅風險點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~
一、三流不一致的風險
三流采購合同是指貨物流、合同流、票據流必須一致。如果三級采購合同不一致,比如企業A與企業B簽訂采購合同,發票由企業C開具給企業A,則企業C的行為構成虛開發票,企業A取得的發票為虛開發票,不能抵扣進項稅額,也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。因此,在購貨合同中,必須明確貨物交易的標的必須與合同和發票的標的一致。
二、 取得虛假發票的風險
一般正規采購合同中都有發票條款規定,但也有企業偶爾會取得虛假發票。這主要有兩個原因:一是市場上存在大量非法虛開發票的主體,這些主體與那些有真實交易、缺少成本發票的企業一拍即合,故意取得虛假發票偷稅漏稅;二是收到發票的企業未對發票進行審核,善意取得假發票。無論是哪種形式,都必須在購房合同中明確提供虛假發票,并承擔由此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。
三、 采購金額不含稅的風險
在很多私企,不開發票采購幾乎成了慣例。為什么不開發票?因為賣方告訴企業不要便宜幾個點開發票,企業便宜幾個點也不開發票,但是不知道發票可以在稅中抵扣進項,可以稅前抵扣企業所得稅。沒有一張發票會在這兩個稅種上遭受大的損失。所以購房合同中一定沒有不含稅的聲明。而是要寫明各自的價稅金額,要取得百分之幾的增值稅專用發票。
四、 現金交易的風險
實踐中,小額購買的現金交易是正常的,而大額購買的現金交易存在重大風險,主要包括:一是資金安全風險,大額現金存取款和轉賬的安全風險;二是有洗錢嫌疑,大額現金很少用于正常交易。一旦使用現金交易,就會納入銀行監管;第三,交易證據不足的風險。現金交易沒有資金交易的痕跡。如果出現糾紛,不利于調取證據。
五、入庫前未驗收風險
部分采購合同中沒有驗收條款,導致采購的貨物與實際交付的貨物在質量、品牌、尺寸、技術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。筆者曾經經歷過一個監控設備采購的案例。合同約定采用海康威視品牌設備,實際交付的是雜牌。設備的入庫沒有驗收。直到安裝驗收,設備品牌才出現問題,最終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。因此,采購合同必須納入入庫前驗收環節,對采購方和供應商雙方負責。
六、 未約定質保金的風險
保修條款是對購買者的保護條款。如果所購商品質量或售后服務出現問題,保修條款是對供應商的約束,保證供應商保質保量履行合同。問題有兩個極端:一是購房合同沒有約定擔保金,對購房人沒有擔保;二是合同保證金比例過高,容易形成壞賬,對供應商沒有保障。對雙方來說,重點是合理約定質量保證金的比例,實踐中一般為合同總價的3-5%。
七、不約定違約金的風險
購貨合同是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的銷售合同。為了保證合同的順利履行,增加違約成本,應約定適當的違約金,違約金可以按時間標準、合同金額的一定比例計算,也可以按合同金額的一定比例計算
推薦文章
美國將放棄新冠疫苗知識產權專利意味著什么?
2022/11/8 10:30:30企業拿到異常增值稅憑證怎么辦?
2022/10/14 9:20:27申請公司注銷登記的情形有哪些
2022/9/6 9:29:09開曼公司注冊的辦理流程及所領取的資料
2022/6/11 11:23:06品質保證
15年以上財稅經驗積累獲得國家中小企業基金投資專業實力
資深財稅團隊專業會計團隊安全無憂
2048位安全證書銀行級別的系統安全多元服務
社保托管、稅務代辦財務規劃和咨詢等增值服務